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新密市经典幼儿园采访略记

作者:赵云洲

仲夏时节,中原大地酷暑难耐。6月16日,我以一名咨询入学家长的身份,怀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了被称为“书香世家”“经典咏流传”及“充满神奇和好奇”的新密市经典幼儿园。走进门口,我严格遵循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戴口罩、扫码、测体温。然后,在冯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园内。

一进幼儿园,就被一波又一波动听的、充满童音的、稚嫩的琅琅地读书声所吸引:“人之初,性本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道可道,非常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真是惭愧,有些句子我听都没有听过。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只闻古人劝学声,少见今时读书人。如果你走进经典幼儿园,这里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人人皆是读书人。外面虽然接近40℃的高温,但小朋友诵读经典的余音像冰山下的一股清泉,让我心中心生爽意,顿觉幼儿园的神秘: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学这么高深的文化,还要背诵,他们能有这么超强的记忆力吗?背诵的功夫来自哪里?我来到园长李金环老师的办公室,以揭开诵读经典的谜底。李园长热情地讲述了创办经典幼儿园的初心和使命,也详细介绍了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情况。

李园长如是说: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幸福,幸福不是让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而是要让他要获得幸福的能力。首先要让一个孩子有高远的志向、澎湃的动力,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经典幼儿园倡导:开发孩子智能,从学习圣贤抓起。圣贤虽远,但智慧永存。学习圣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读他们的书,让书中的智慧慢慢滋养孩子的心灵,而民族智慧的传承、文化心灵的开发要从小开始。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幼儿园孩子诵读经典《三字经》《论语》《弟子规》《大学》《中庸》《道德经》《唐诗三百首》《笠翁对韵》《孝经》等经典。一个小朋友,在经典幼儿园三年,一般都会完成背诵6部以上的经典。

当我看到这些厚厚的教材,一下子蒙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记住如此众多的内容,我怎么也不相信。李园长风趣地说:“不背不知道,一背吓一跳”。幼儿记忆力超强,是记忆力的黄金时代,背书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啊,只要我们正确引导,孩子就能倒背如流。为了见识一下孩子们的背诵,李园长从大班、中班、小班分别挑选了三个孩子。大一班孩子背诵《论语》,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十章的内容,16800字,挑选到哪里背到哪里,真如神童一般。5岁女孩靳欣彤,从“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开始,用时37分钟,将一部历史上最有名气的韵律启蒙经典《笠翁对韵》全部背完。6岁大二班小朋友袁菡,上学期已把《唐诗三百首》上半部背完了,这次背了《唐诗三百首》第170至320首,总字数6600字,用时33分钟5秒,在背诵过程中语速流畅,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在经典幼儿园视为寻常的包本背诵为百年来教育所没有,可谓新密教育奇迹。

没有想到,这在古代皇子皇孙的功课,“五四”运动时代那些大师们的幼学,私塾里富家子弟的功课,在经典幼儿园里复现出来。当天晚上,儿童教育专家、河南省读经教育联合会原副会长张怀洲老师参与了我和李园长、冯老师、刘老师对儿童读经教育的探讨,并走进幼儿家庭进行了家访。

当我问及老师和家长:“如果小时候让孩子读经典,那么我们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吗?”老师和家长们如是回答:“读经典,一定会让这些孩子更加优秀卓越、出类拔萃,还会潜移默化改变孩子的性情,优化气质,温良敦厚,言语亲切。”李园长讲,去年她带班时,一天,小朋友们还都在外面玩耍,回到教室,有些小女孩就把裙子提起来扇扇子,很不雅观,李园长就借机给孩子们讲了一些关于礼仪的小故事。她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男女有别,人与人要以礼相待,相互尊重。她也问男孩一个问题?当你遇到一些不合乎礼仪的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有几个孩子齐声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你说神奇不?他你说他不理解《论语》吗?经典的句子他不懂吗?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记忆力提升、学习力提高,还会恰到好处地引经据典,指导行为,德性得到升华。

小班入园的小朋友,就能把《弟子规》装入心中。曲名哲的爸爸爱喝酒,一天下班后又和同事出去喝酒了,明哲妈数落了一通,明哲张口就说:“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明哲的妈妈和奶奶也趁机说:孩子都知道饮酒后丑态百出,想要孩子优秀,要给孩子做榜样啊!明哲爸爸自知羞愧,闭口不言,过了一会,说了一句话:“儿子,以后爸爸不喝酒了,陪儿子一起读书”。经典幼儿园有一个相当神奇的闪卡课,深得家长赞许。中班谷义晨的妈妈流着泪说:“以前,我带孩子出去玩,小朋友都不和我家孩子玩,孩子有自卑感。后来,孩子在幼儿园上闪画闪字课,就是看经典名画,看经典字卡,在孩子心中留下了影像记忆,开发右脑。学期最后看谁认得名画最多,义晨每看到一张名画,就能脱口而出,什么画,谁画的,一举取得了小班段第一名。”他的妈妈激动地说:“感谢经典幼儿园有这么一个课程,让我的孩子有了自信,不再自卑。”

李园长告诉我,儿童时期,记性好,悟性差,经典幼儿园每个阶段的课程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完全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中国儿童要有中华文化的根底,五千的文化有源源断不断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学习中华文化要从最精髓的经典学起,这样才能为民族复兴担起责任。原来,幼儿园也有大责任。有家长问:孩子学习到底该学什么?古人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就是说经书是儿童成长的必读书。古人早就把中华文化进行总结为经、史、子、集。所谓经,又概括为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其中《论语》是人生要读的第一本书。在经典幼儿园,中班就把《论语》上部读完,大班进行《论语》包本背诵,他们从小就接触人类最高明的文化,从而保证能够站在巨的肩膀上看世界、观天下。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成长不能缺少父母的陪伴。孩子的读书习惯是家长陪伴的结果,书香家庭也在家长陪读中形成。每天晚上我们老师把白天学习的内容发到群里,请家长陪读。放学之后,每个班级群都会响起稚嫩悦耳的读书声,一个娃娃读书,全家都来陪伴,有的家长陪着陪着自己也能把经典背一些,他们一辈也没有读过经典,在与孩子的共读中,受到了经典的熏陶。在陪读中,孩子不但收获了好习惯,还得到饱满的父爱、母爱,得到了优良的家教,这就是书香之家的能量。包本背诵,看起来,很神奇,并不是刻意追求来的,都是老师、家长陪伴的结晶,书香浸润的结晶。多年来,通过来对小学、初中进行毕业生回访,都会发现:凡是在经典幼儿园毕业,尤其是包本背诵的孩子,学习成绩就都十分优秀。不少老师经常会说:经典幼儿园的孩子在学习上不吃力,后劲特足。李园长说,“增长智慧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读书。”她语重心长地说:只从我走进经典幼儿园,就从两个孩子的妈妈变成了这么多孩子的妈妈。然后在教学相长中读的经典一本又一本,自己又加班读了《孟子》150遍,《中庸》100遍,并在2021年暑假包本背诵了《孝经》。每天早上五点跟随道中书院课程诵读《易经》,大量的诵读让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升,原来在做事时,总要先打一个稿子,然后在细细推敲,才能不疏漏,现在马上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反而更加思路清晰,记忆力仿佛回到了二三十岁的年龄,每天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6月17日上午8时,我分别深入幼儿园各个班级。了解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小朋友入园以后,分别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读诵20分钟,然后,行顶书礼,开展静定训练,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经典幼儿园还提倡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6月18日上午8时,虽然是周六,但是小班的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青屏山公园的叠翠园,自觉地捡拾垃圾,受到很多市民的好评。一个小时劳动后,小朋友在十二生肖广场集合,共同朗诵了唐诗《悯农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劳动,小朋友不仅增强了环保意识、劳动意识,而且也陶冶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6月19日,11个小朋友,来到新密市溱水湿地公园,应邀参加郑州电视台《诗经·溱洧》电视节目拍摄。小朋友们穿上汉服,在关雎山相望门前背诵《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又背诵《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仿佛穿越了2500年,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浮现眼前,现代人与古人对话,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约,诗画交融,情景交汇,一场诗意的浪漫扑面而来。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崇高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也是一个家庭兴旺的根,从小读书,诗书传家,为儿童炼成童子功,育心旺家兴国,纲举目张,一举多得。这可能是经典幼儿园的秘诀吧。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推车上坡健如飞

作者:张怀州 我有推车的经验,在十几岁时候的就推粪推土,那时人小个矮,车绊长,还要将绊带在车把上绕一圈,遇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