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密观察
9月29日上午,李文龙等新密革命后代家属把一幅写着“匠园育英,大师铸魂”的匾额敬送到了郑州城市职业学院,5幅先烈画像在鲜艳的党旗覆盖下,迎到先烈家乡。
在烈士纪念日前夕,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匠心园隆重举行革命先烈画像捐赠仪式,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景出现在捐赠活动中,致敬先烈活动让今年的国庆节意义深远。
捐赠仪式上,革命先烈后代代表李文龙讲述了爷爷李顺卿的革命故事,通识教学部党总支书记杨彦凯汇报了为烈士画像的创作过程,建工学院学生南昊冰讲述了创作抗日英雄马凤鸣画像的收获,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昆岭、副书记云林森出席捐赠仪式,向“致敬先烈”优秀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向先烈家属郑重地赠送了画像。
革命后代李文龙讲,他的爷爷李顺卿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参加了革命,任密县农民自卫军武术总教官,在革命先驱李大钊、王若飞、邓恩铭来密县考察指导期间,曾光荣地执行接送保卫任务。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八路军,抗击日寇,打击土顽。1948年密县解放前夕,他任县大队大队长,在率队开辟新区时,同志们被敌人包围,他只身冲入敌阵,与敌拼杀,掩护同志们撤退,弹尽力竭,被敌人逮捕,在遭受残忍折磨后,被活埋在白寨乡周家寨。李顺卿是密县解放后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批革命烈士。
马凤鸣、马保寨叔侄两人被誉为“一门双烈士,肝胆两昆仑”。马凤鸣是抗日英雄,马保寨是年仅16岁的烈士。
看到先烈画像,革命后代无不流下感动的泪水;听到先烈们讲述先辈革命故事,同学们无不感怀满心,同学们表示,在强国的道路上,不负先烈遗志,写好青春华章。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突出红色元素,课程思政引入红色教育,创新教学方式,创造实践课程,注重研究发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本地乡土教育、地方革命史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和教职工关注、研究、学习“身边的英烈”,学习和继承英烈们的英雄事迹和精神,将宣传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作为校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升了教育现场感,亲近感,真实感,体验感。为烈士画像活动,该院通识教学部党总支精心策划,建工学院党总支积极支持,师生集体攻关,多次采访调研,利用节假日创作,反复修改,历时4个多月,画成烈士画像5幅,经先烈后代认可,基本反映了烈士生前容貌和精神气质。
致敬先烈,强国有我。同学们在采访创作中思想受到强烈震撼,精神得到升华,专业价值得以实现。烈士马凤鸣画像的作者南昊冰说,“当这一副画作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时,心中那块巨石终于落下。敬爱的烈士,不知道您是否看到窗外那蓬勃发展的新中国,看到那万家灯火通明的盛世中华……”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昆岭高度赞赏为烈士画像实践课堂。他说,为烈士画像,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生动实践相结合,专业成长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把校外教育资源引进校内,把革命英雄故事鲜活演绎,把育人实践引向心灵深处,把学习英烈精神、英烈事迹转化为致敬英烈、立志成才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了“匠园育英,大师铸魂”。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