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怀州

8月20日,“密之声·和合杯”诗词征集颁奖仪式在新密市大隗镇和合村隆重举行。诗词新人郑瑞霞、周慧霞、杨贯伟、刘世木、刘红霞、郑发莲等荣获得了一二三等奖。他们用自己的诗词赞颂炎黄开创华夏伟业的历史,赞颂新时代农村的新风采。
和合精神发源于什么地方?新密市大隗镇和合村。这里是炎黄二帝议和罢兵,结为联盟,形成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地方。和合村北距新密市黄帝宫1公里,村中有议和寨、人和寨,相传4500多年。传说炎黄二帝本为一母同胞,因为父母分配疆土不公,发生战争,广成子和大隗先生二仙不忍天下生灵涂炭,前来劝和,炎帝、黄帝遂在黄帝宫南侧的议和寨上罢兵言和,商议结盟,并对付蚩尤,最终一定天下。黄帝宫是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是黄帝一统天下的军事大本营,周围几十里范围很多村名都与黄帝时代统一天下的战争有关,东马庄、西马庄、草场岗、力牧台、武定湖、马骥岭、黄路坡、摩旗山、大鸿山、岐伯山等,处处都有黄帝传说,和合村也是其中之一。和合村以地名形式保留了中华民族自从炎黄以来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和平统一、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的中华智慧,是中华民族富贵的精神财富。
全国有20多个名为“和合”的村镇,大多都是对婚姻之神寒山、拾得有关。唯有新密和合村是4500年前的文化遗存,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和合文化的最早源头。
为弘扬中华民族和合精神,打造“老家和合”的文化标识,新密市词诗爱好者,应和合村邀请前来采访,中华文化艺术社、青屏诗社、婵娟文学社发动诗友冒酷暑前来听故事,观风尚,赏风景,把所看所思所感,化成美妙诗行,
“忆炎黄、弟兄和合,遗踪今日瞻仰。”(王永振)
“和合村落画中游,追溯历史品春秋。远古文明炎黄事,兄弟相睦美名留。”(刘红霞)
“轩辕台前千树,先祖遗音声不绝。”(乔海芳)
“和合寨上盟约远,垂衣而治共春秋。”(张怀州)
“人间追梦和合村,一举成名天下闻。“(郑发莲)

这些美妙的句以诗的语言把人们带回到了4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时代,把悠远的故事、沧桑的历史、智慧的光芒讲给大家。
地名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文化。十几年来,和合村在退伍老兵、老支部书记张转运的带领下,一心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全村干群团结,上下和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古风朴朴,新采焕然,尤其是村民崇德向善,和睦和谐,切实把和合精神演化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张转运本人是书法家、诗词爱好者,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了和合书画院,翰墨飘香润新村,人间至情说和合,使和合成为远近闻名的书香村,获得众多诗友赞赏。
颁奖会上,张转运致欢迎词,新密市作协主席朱胜利介绍了诗词征集的评选的情况,青屏诗社社长王永振宣读了获奖人员名单,获奖诗人诵读了获奖佳作,新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程新建用诗词形式对连续举行的三次诗会作了精彩总结。最后,暑期开展的三次诗词征集活动全体获得人员共有18人,形成了“18诗友会和合”的诗词雅会,雅音绕梁。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