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奎国学著作——《孝经》新韵: 卿、大夫章第四

卿、大夫章第四

【原文】

非先王之法服(1)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2)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3)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4),非道不行(5);口无择言,身无择行(6)。言满天下无口过(7),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8),然后能守其宗庙(9)。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10)。”

【注释】

(1)法服:按照礼法制定的服装。古代服装式样、颜色、花纹(图案)、质料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规定。卑者穿着尊者的服装,叫“僭上”;尊者穿着卑者的服装,叫“倡(逼)下”。

(2)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论。

(3)德行: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一说指“六德”,即仁、义、礼、智、忠、信。

(4)非法不言:不符合礼法的话不说,言必守法。孔传:“必合典法,然后乃言。”

(5)非道不行:不符合道德的事不做,行必遵道。孔传:“必合道谊,然后乃行。”

(6)“口无”二句:张口说话无须斟酌措辞,行动举止无须考虑应当怎样去做。

(7)言满天下无口过:全句是说,虽然言谈传遍天下,但是天下之人都不觉得有什么过错。满,充满,遍布。口过,言语的过失。

(8)三者备矣:三者,指服、言、行,即法服、法言、德行。孔传:“服应法,言有则,行合道也,立身之本,在此三者。”备,完备,齐备。

(9)宗庙:祭祀祖宗的屋舍。《释名·释宫室》:“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

(10)“夙夜”二句:语出《诗经·大雅·烝民》。夙,早。匪,通“非”。懈,怠惰。一人,指周天子。原诗赞美周宣王的卿大夫仲山甫,从早到晚,毫无懈怠,尽心竭力地奉事宣王一人。

【新韵】

不是国服不敢穿  悖逆国策话不谈

圣王道德谨尊奉  言行不敢稍有偏

所以能够严自律  不合礼法话不言

违反道德事不做  行为有矩成自然

因此言出无需虑  行不刻意合规范

言行天下无口过  行满四海无恶怨

衣饰言行三者备  能守宗庙祭祖先

此为众臣卿大夫  所奉孝道职责担

诗经大雅烝民曰  夙夜勤政忠心献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